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各地传统医学 > 民族医药 > 藏族
编号:13564575
藏药三果汤散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5日 《中国药房》 20194
     中图分类号 R96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19)04-0556-04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19.04.25

    摘 要 目的:为藏药三果汤散药效物质的确定、二次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三果汤散”“化学成分”“质量控制”“药理作用”“Sanguo Tang San”“Triphala”“Chemical constituents”“Quality control”“Pharmacological activity”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7年-2018年5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三果汤散的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 422篇,其中有效文献42篇。该方由诃子、毛诃子和余甘子3味药材组成,主要含有酚酸类、鞣质类、三萜类和黄酮类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降糖、降脂、抗辐射、保护肝肾损伤等药理作用。目前三果汤散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较少,现大多学者以没食子酸或采用对照药材对三果汤散及其单味药进行质量控制,而多成分同时测定的研究较少,且大多数研究中多成分同时测定时选用的特征成分不统一,故专属性差,难以实现质量控制的标准化。此外,三果汤散已有的相关文献多为基础研究,缺乏临床试验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故仍需相关研究进一步探讨其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关键词 三果汤散;化学成分;质量控制;药理作用

    三果汤散又称哲布汤,由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毛诃子[Terminalia bellirica(Gaertn.)Roxb.]和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inn.)3味药材组成,最早收录于藏医药著作《四部医典》中,为藏医药复方中重要的名方、基础方,广泛应用于我国藏族医学和印度传统医学[1-2],具有清热、调和气血以及分离精浊的功效[3]。由于三果汤散在抗氧化、防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该方剂的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及药理作用等广泛关注[4-5]。笔者以“三果汤散”“化学成分”“质量控制”“药理作用”“Sanguo Tang San”“Triphala”“Chemical constituents”“Quality control”“Pharmacological activity”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7年-2018年5月发表的相关文献。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 422篇,其中有效文献42篇。现对三果汤散的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其药效物质的确定、二次开发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三果汤散的化学成分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三果汤散主要含有没食子酸、鞣花酸等酚酸类,诃子酸、柯里拉京、诃黎勒酸、诃子次酸、单宁酸等鞣质类,维生素C等有机酸类,阿江榄仁酸、马斯里酸等三萜类,槲皮素、山柰酚等黄酮类等成分[6-7]。其中,没食子酸和鞣花酸为三果汤散中诃子、毛诃子和余甘子3味药材的共有活性成分[8]。Kumar NS等[9]通过比较三果汤散5种不同提取物(提取溶剂分别为水、甲醇、乙醇、丙酮、三氯甲烷)的化学成分发现,以乙醇和丙酮为提取溶剂时可提取到多糖,丹宁酸等鞣质类,类固醇、强心苷等甾体皂苷类,香豆素类,黄酮类,蛋白质类,生物碱类以及酚酸类等化合物。姜红等[1]通过建立三果汤散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其含有没食子酸、柯里拉京、鞣花酸、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活性成分。

    由于三果汤散所含的化学成分丰富多样,现有研究多为其单味药的化学成分研究[9-13],而对其复方化学成分研究较少[6]。因此,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化学成分及不同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2 三果汤散的质量控制研究

    中药特别是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是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14]。由于中医临床用药的整体性[15],中药成分和作用机制的复杂性[16],当前中药质量控制方法主要是控制其中一種或多种有效成分或特征性成分的含量,并以此作为该中药或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标准。三果汤散中诃子与毛诃子均为使君子科(Combretaeeae)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均只收载了其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17],而无含量测定项。有研究者分别以诃子、毛诃子为对照药材,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法进行鉴别,并采用HPLC法测定没食子酸的含量,建立了诃子、毛诃子药材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标准,并规定诃子含没食子酸不得少于1.02%、毛诃子含没食子酸不得少于1.3%[18-19]。此外,也有研究者在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黄曲霉毒素限度检查,拟定黄曲霉毒素的限度为每1 000 g药材含黄曲霉毒素B1不得超过5 μg,含黄曲霉毒素G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B2和黄曲霉毒素B1的总量不得超过10 μg[20]。余甘子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规定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HPLC法测定没食子酸含量不得少于1.2%[17]。冀静[21]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得余甘子药材中没食子酸含量为1.15%~1.78%、柯里拉京含量为0.43%~0.78%、鞣花酸含量为0.64%~1.14%,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含量为14.12%~20.54%,此方法为全面控制余甘子药材的质量提供了参考。

    目前三果汤散的质量控制研究多为采用HPLC法对没食子酸单一成分进行含量测定[6,8]。张海伟等[22]采用HPLC法对不同批次藏药三果汤中主要酚酸类成分没食子酸和鞣花酸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发现两者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50~0.700 μg(r=0.999 9)、0.050~0.714 μg(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57%(RSD=0.84%,n=6)、98.71%(RSD=1.16%,n=6),该方法为提高三果汤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杨继家[23]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三果汤散中没食子酸和鞣花酸的含量,结果表明两者的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50 0~0.700 0 mg(r=0.999 9)、0.050 2~0.714 0 mg(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22%(RSD=1.14%,n=6)、97.49%(RSD=1.17%,n=6)。李斌等[24]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三果汤水提物中没食子酸、柯里拉京及鞣花酸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三者的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174~2.61 ?g(r=0.999 9)、0.04~0.60 ?g(r=0.999 8)、0.052~0.78 ?g(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98%(RSD=2.61%,n=6)、99.81%(RSD=2.52%,n=6)、100.12%(RSD=1.13%,n=6),建立的HPLC法为进一步完善三果汤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左晓霜等[25]采用RP-HPLC法观察了三果汤中的槲皮素、鞣花酸、柯里拉京的含量变化,结果3种成分均在煎煮时间为40 min时含量最高(平均含量分别为0.0171 μg/g、1.76 mg/g、0.41 mg/g)。陈平等[26]研究发现,在供试品溶液pH为3的条件下测定三果汤中没食子酸、单宁酸含量最高(平均含量分别为40、25 μg/g),在pH为5的条件下,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β-PGG)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0.800 μg/g)。, http://www.100md.com(王文军 丁一 窦芳 郭奇彦 简宇凡 马阳 封小娜 刘阳欣 文爱东)
1 2 3 4下一页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各地传统医学 > 民族医药 > 藏族